位于上海北部的上海城創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里,一大批金融科技企業即將在此集結。最快7月,這里將揭牌一個嶄新的金融科技創新中心。
來到中心安營扎寨的,既有交通銀行這樣傳統金融機構的科技創新研究院,也有冰鑒科技這樣的金融科技新銳,更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實驗室這樣國內頂尖的科研單位。產學研齊聚,一個金融科技的生態圈,正在這里快速形成。
金融科技的化學反應
上海城創金融科技國際產業園的另一個身份,是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的物理載體。
這一聯盟的來頭不小,它由上海國際集團聯合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滬上相關主體發起成立,人民銀行上??偛?、上海銀保監局、上海證監局、上海市金融局等8家管理部門聯合出任指導單位,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場、金融機構、科技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等59家單位均參與其中,實現了上海金融科技領域要素的全覆蓋。
作為上海金融科技領域的第一個市級產業聯盟,它的出現,是對上海市政府發布《加快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實施方案》的直接響應,旨在搭建一個具有國際視野的技術合作與產業促進平臺,推動“產、學、研、投、用”融合進一步加深,協作共贏,打造金融科技發展的“上海力量”。
“恰逢其時,十分必要。”人民銀行上??偛扛敝魅谓瘗i輝曾如此形容聯盟的成立。
依托園區這一物理載體,聯盟開始構建金融科技集聚區和對外展示窗口,不斷吸引各類金融機構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企業、行業科研機構和功能性組織在園區內集結,打造行業應用示范區和創新實踐區。
聯盟還主動對接和服務人民銀行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機制,即上海版“監管沙盒”,一面為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提供安全便捷的測試環境,配合有關部門推動試點項目測試運行,另一面為“監管沙盒”做好課題儲備,為課題申報、現場監管、個別指導等提供全過程的管理和服務。
此外,聯盟已在滬舉辦了兩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并計劃之后每年舉辦,打響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品牌。“我們想為金融科技企業搭一個大舞臺,監管、機構和高校,能在這個生態圈中產生化學反應,一起為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添磚加瓦。”上海國際集團董事長俞北華表示。
勁往一處使的背后
金融科技聯盟的成立,是上海金融機構“勁往一處使”的優勢體現。這一金融力量集聚的背后,是上海金融控股的先行先試。
2018年3月,經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批準,上海國際集團成為全國首批五家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試點之一。
目前,國際集團持有60%市屬金融機構地方國有權益,是浦發銀行、國泰君安證券、上海農商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是太平洋保險的主要股東,也是上海保險交易所、上海票據交易所、CIPS運營機構的唯一市級出資主體。
“金融控股”和“投資與資產經營管理”已明確為國際集團的兩項核心主業,在這一國資金融控股平臺的強力推動下,上海市屬金融機構持續獲得資金支持,不斷做強做大。近年來,國際集團累計出資逾350億元支持上海金融機構發展。
不僅是資金支持,類似金融科技聯盟這樣的“抱團”之舉,也讓上海金融機構可以在同一個戰略方向上協同發展創新。“按照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國資兩委的要求,我們正以金融控股為引領,踐行國有資本運營和投資管理‘雙輪驅動’戰略,為金融機構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全力打造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地方金融企業。”俞北華說。
國資引領產業發展
金融科技聯盟所產生的生態效應,也是國有資本對于產業引領、示范和帶動作用的直接體現。
上海國際集團總裁劉信義透露,目前,在第二屆“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上完成投資合作簽約的上海金融科技產業基金,即將完成首輪募資。國際集團旗下金融科技投資平臺國鑫創投也正探索國有創投企業市場化運作試點,帶動社會資本共同投資金融科技產業。
作為上海國資系統內最大的產業基金集群,國際集團旗下現有金浦、國和、賽領、科創、國方五大產業基金管理人品牌,在產業內打響了“國字號”基金的名號。以科創產業為例,國際集團牽頭成立了全國第一家以“科創中心”命名的上??苿撝行墓蓹嗤顿Y基金。截至2021年4月,已投資簽約子基金超過40只,帶動子基金投資超過700億元,穿透已投項目超過700個。上??苿摶鹜顿Y的中芯國際、心脈醫療、瀾起科技等14家企業已在科創板上市。
聚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國際集團牽頭發起設立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推動長三角地區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截至2021年4月,長三角協同優勢產業基金已投資27只基金、直投項目22個,帶動社會資本投資額超過470億元,實現高達10倍的資本放大效果。
國資金融之力覆蓋面還在擴大。國際集團累計認繳80多億元參與國家先進制造業、上海集成電路、國企改革、自貿區等一批國家級或市級戰略性主題基金,引領和促進了一批重點行業與關鍵領域的創新升級。
COPYRIGHT 2005 SHANGHAI INTERNATIONAL GROUP CO..LTD 滬ICP備05020216號-1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333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