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在集團黨委領導下,緊密圍繞中心工作,以職代會制度、集體協商制度和職工董監事制度為抓手,深入開展廠務公開民主管理,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打造企業與職工共建共享、互利共贏的良好格局,為集團改革發展提供堅實保障。日前,集團榮獲“2017-2019年度上海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當好民主管理“ 設計師 ”
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構建“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工會協調推動、紀委監督檢查、部門齊抓共管、職工積極參與”的體制和機制,建立了職代會、企務公開、集體協商、職工董監事“四位一體”的民主管理體系,將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納入集團經營發展的大局之中,與業務經營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落實、同總結。
集團每年召開的職代會,是職工參與民主管理的主渠道。集團年度經營工作報告、集團發展規劃,以及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和事項,如職位職級管理辦法、員工培訓、慰問幫困補助等議案均提交職代會審議。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職代會還審議通過了集團員工參保2020年上海職工互助保障項目,為職工健康保駕護航。
在完善職代會體制機制方面,集團根據《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最新修訂內容,及時對原《上海國際集團職代會工作規范》進行修訂和完善,形成會前有方案、會中有議題、會后重落實的工作局面。
當好集體協商“ 質檢員 ”
終秉承關心員工、凝聚人心的工作方針,發揮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對維護職工權益的剛性作用,開展民主管理工作。自2011年制定《上海國際集團集體協商辦法》并首次簽署集體合同以來,已連續十一年召開集體協商會議。
堅持每三年續簽一次集體合同,通過自查和現場抽查方式,對系統相關單位集體合同履行情況開展檢查和通報。2021年,集團已啟動《集體合同》、《工資專項集體合同》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的第三輪續簽工作。
此外,通過集體協商機制,集團還就職工關心的企業年金變更方案、職工療休養、體檢方案優化等事宜開展平等對話,通過切實有效的民主管理,從源頭上維護保障職工合法權益與合理訴求,實現集團與職工事業共創、機制共建、成果共享。
當好職工權益“ 代言人 ”
積極推行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建制,持續深化法人治理結構下的民主管理。通過將職工董監事建設要求納入公司章程,對職工董監事任職資格、產生程序、人數配置、報備預審制度等作出明確要求。集團本部及所屬子公司的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勤勉履職,代表職工積極參與企業決策,充分行使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職能。
自2017年以來,集團職工董事對集團勞動關系總體情況每年進行深入調研分析,撰寫《集團勞動關系報告》,提交年度董事會審議,做好勞動關系矛盾預防化解。同時進一步深化子公司職工董監事建制,對已經完成職工董監事配置的,加強工作指導,強化教育培訓,提升履職能力,使職工董監事切實發揮其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有效作用。
當好民主程序“ 把關人”
2014年以來,集團由戰略控制型金融投資企業向國有資本運營平臺轉型,涉及15家基層工會近4000名職工的劃轉,集團嚴格履行民主程序,確保“四個到位”,即企業改制中應向職工公開的事項公開到位;經審議的改制方案操作到位;職工享有的企業改制全過程民主監督權實施到位;職工依法享有的各項權益落實到位。
近年來,集團下屬企業在項目轉讓、股東發生重大變化涉及員工分流安置、以及轉型為市場化金融科技投資平臺建立強制跟投、薪酬激勵約束機制過程中,重點把好民主程序履行“三個關”:一是知情關,將改制方案、資產評估和涉及職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項及時向職工公示;二是訴求關,充分聽取職工意見和建議;三是監督關,確保企業機制改革、股權轉讓過程公開、規范操作。
當好廠務公開“ 踐行者 ”
不斷創新宣傳載體,豐富廠務公開形式,先后打造了黨群網站、官微、工會快訊等核心宣傳陣地。在OA網站開設專欄,重要規章制度全部公開,將廠務公開民主管理融入企業文化創建之中。集團官網每年定期就集團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國有資產交易、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等內容進行信息披露,提高廠務公開的及時性和廣泛性。
堅持“曬、管、督”,全面推進黨務公開與廠務公開相結合。黨委重大決策、重要決定以及與職工相關的重大事項,都按規定向職工公開“曬”。職工代表每年對集團選人用人工作總體情況及年度新提任干部進行民主測評,增加干部選拔任用的透明度、公信度。同時成立采購委員會、安全生產委員會,在信息公開的同時,進一步賦予“管”和“督”的權利。
每年開展“SIG智多星”合理化建議實施工作,廣大職工為助力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貢獻真知灼見。三年來,集團累計收到一百五十余條建議,90%以上被采納,集團各子公司廣泛開展“我為公司獻計獻策”和“啄木鳥”等活動,成為提升集團系統經營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益抓手。
COPYRIGHT 2005 SHANGHAI INTERNATIONAL GROUP CO..LTD 滬ICP備05020216號-1 滬公網安備31010602003330號